理财欺诈(这些理财诈骗陷阱,可能就在你身边!)
今天,P2P理财行业在政策的土壤下快速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全民“学理财、懂理财、用理财”的时代!如果你非要坚持P2P理财是“骗”人,那我们看看这些年,他到底骗了哪些人?
曾经银行说,P2P是骗人的,而现在银行主动寻求与P2P平台完成资金存管合作!
曾经保险说,P2P是骗人的,而保险公司甚至都已经开了P2P平台或者提供保险合作!
曾经人们说,P2P是骗人的,其实90%的人都听别人说的,现在P2P理财收益比银行高、期限比银行灵活、同样受到银监会监管!
想想看:你的钱存在银行,一年他给你1.5%的利息,而别人从银行把你的钱借走,用一年却需要支付6%以上高昂的利息!
而且相关政策已经明确,国家支持P2P行业,支持实体经济,支持就业,支持金融创新!如果非得说被“骗了”,那么请看以下的真相:
1
国务院被“骗”了?
经过国务院批准,人民银行、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中央维稳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工商总局、国务院法制办、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国家信访局、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等十七个部门联合开展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目的就一个,规范发展行业保护投资者安全。
2
教育部被“骗”了?
在教育部公布的《2016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中,国家首次同意设置互联网金融专业。
早在2014年,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就已经开设了互联网金融方向硕士,并向社会全面招生。
目前,全国共有6所高校获批开设了互联网金融专业,分别是电子科技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安徽新华学院、铜陵学院、云南财经大学和广东金融学院。
互联网金融专业主要培养具有互联网思维,系统掌握互联金融行业的相关技术、业务模式和管理策略,既懂技术又精通互联网金融产品开发与运营的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应用型人才。
3
报纸被“骗”了?
2017年4月,人民日报刊文指出P2P的收益具有一定的优势,并充分肯定行业发展,这是人民日报第六次记载P2P理财!
据人民日报报道,业内人士指出,此前政策已明确网贷平台信息中介的本质,规范的P2P网贷平台不吸收任何存款,也不参加同业市场。
“目前普通投资人还缺乏基本的金融常识和风险管理能力,投资不够理性,跟风投资的多。通过这次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那些经得起检验的平台会吸引更多投资者;而经营不善的平台也会被大浪淘沙,退出行业。”
4
银监会被“骗”了?
2015年1月20日,银监会宣布进行机构调整,将原有27个部门分拆、合并成23个部门,其中新成立普惠金融部,开始进行管理网贷P2P平台。
银行存管P2P“宪法”规定,平台须与银行完成存管
P2P平台做为信息中介平台,帮助出借人(理财客户)甄别筛选优质的借款人,更关键的是,平台资金与客户资金是相互独立隔离的,客户资金通过银行直接划转给借款人,同时借款人按照约定还本付息,P2P公司根本碰不到钱,只是在其中赚取服务费。
法律保证,P2P形成真实债权债务关系
2016年8月24日,银监会等四部委联合出台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办法》规定网贷借贷金额应以小额为主,并明确划定了借款人的借款上限。同时行业已经获得银监会立法,公安部保护,工信部监督,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认可,国务院审批,最大程度的保护投资者的安全,投资者受到《民法》《公司法》《合同法》等保护。P2P理财形成真实的债权债务关系,永远生效!
国家政策真正的P2P不会跑路,跑路的都不是P2P
P2P借贷通常采用令借贷双方都满意的利率,将拥有有效信用记录的借贷个人与提供重要贷款的私人借贷者组合起来,无需银行作为中介。请投资者放心,P2P无人监管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行业“宪法”已经落地,国家已经多次发生为行业正名!P2P行业由银监会监管,地方金融办严格执行。
国家为行业保驾护航,降息成为主旋律。
P2P现在有人监管,有法可依,这无疑是国家给投资者的一颗定心丸。
评论